2018年5月,中芯国际(SMIC)订购了一套极紫外光刻(EUV)设备,该设备来自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ASML,价值1.2亿美元。
长江存储的首台光刻机同样来自ASML,为193nm浸润式光刻机,售价7200万美元,用于14 nm-20 nm工艺。
11月29日,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“超分辨光刻装备”通过验收,新华网发布新闻并受到各媒体转载,备受业界关注,同时引发了讨论。
近乎同期,ASML供应商厂房发生火灾, 2019年初ASML光刻机出货恐受影响。
光刻机伴随着2018年,同时,贵、重要、技术难攻、ASML是围绕着他的关键词。作为贯穿2018年的关注热点,多次引发讨论。
光刻机原理
光刻机根据用途的不同,可以分为用于生产芯片、用于封装和用于LED制造。
按照光源和发展前后,依次可分为紫外光源(UV)、深紫外光源(DUV)、极紫外光源(EUV),光源的波长影响光刻机的工艺。光刻机可分为接触式光刻、直写式光刻、投影式光刻。
接近或接触式光刻通过无限靠近,复制掩模板上的图案;直写式光刻是将光束聚焦为一点,通过运动工件台或镜头扫描实现任意图形加工。投影式光刻光刻因其高效率、无损伤的优点,是集成电路主流光刻技术。
实际上,我们可以将投影式光刻想象为胶片摄影。胶片摄影是通过按下快门,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到胶卷上并曝光。之后通过“洗照片”,即将胶卷在显影液中浸泡,得到图像。
光刻机光刻的工作原理也是类似,如下图所示,光源通过掩膜版照射到附有一层光刻胶薄膜的基片表面,引起曝光区域的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,再通过显影技术溶解去除曝光区域或未曝光区域的光刻胶(前者称正性光刻胶,后者称负性光刻胶),使掩膜版上的图形被复制到光刻胶薄膜上,最后通过刻蚀技术将图形转移到基片上。